博客

城市低碳绿色发展:峰会后续行动与进展

李婷,落基山研究所中国首席代表

引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和聚集地,但也是现代文明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冲突最为激烈的领域。由人类活动而产生的污染与排放,多数源于城市自身以及城镇化的进程。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城市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67%-76%,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71-76%。因此,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城市的作用举足轻重。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城市系列博客,回顾近年来城市,特别是中国城市在低碳发展方面一些为国际社会所瞩目的进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指引,同时立足当前城市的务实行动,尽力提供国际视野,聚焦如何创造性地为城市面临的关键挑战提供技术解决思路与方案,从而继续积极地助力城市实现低碳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2015年中美智慧/低碳城市洛杉矶峰会上,中方参会省市宣示了各自的碳达峰努力目标,并成立了达峰先锋城市联盟(APPC),期望以扎实和积极的行动,为国家自主目标作出贡献。此后的北京峰会上,联盟成员发展成为23个。《中国达峰城市进展汇编》数据显示,这23个成员城市总排放量约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五分之一。中国城市的达峰倡议与行动成为两届峰会最引人注目的积极成果,激发了城市开展达峰行动的热情,越来越多中国城市以达峰作为其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目标。

中国城市的达峰行动是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积极响应。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以及《巴黎协定》的缔约方,中国在多年来配合履约而展开了方方面面的国家行动并取得了巨大成效,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7年度报告》数据,仅最近十年就减少了共计41亿吨二氧化碳放。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秘书处提交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以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达峰目标的提出既是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标志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入全经济范围减排、总量强度双控和精细量化管理的新阶段。

碳排放达峰是中国在新时代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绿色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性行动。作为最大的、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达峰目标和行动的意义不仅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相关条约的积极履行,更在于以明确方向与务实行动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创建示范与引导。

这一宏大目标如何具体实现?笔者观察,在中国的国家行动中展现出点面结合、横纵呼应、由试点试行到全面开展的清晰路径。一方面,所谓纵向,即指重点排放行业。中国2012年以来开展的碳交易试点以及2017年正式启动的国家级碳交易市场,就集中体现了对重点排放行业减排的有力推动,从排放清单的全面掌握到利用市场机制激励和撬动排放主体积极主动,以及注重通过市场使减排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有步骤、有规划地推动和实现重点排放行业的效率优化和低碳发展。另一方面,横向则是指由单个城市为主体进行了低碳发展试点。2010年以来,中国前后三批低碳试点已经由13个省市发展到87个。自2015年来,随着国家行动聚焦达峰,城市低碳发展也聚焦于此,研究出台峰值目标成为低碳城市发展的有力抓手。聚焦达峰能够让城市引入定量分析手段,对行动进行更精准的规划,并能够实现科学评估成效和轨迹。截止目前,海南、四川、云南、甘肃四省和71个市(县)公布了各自排放峰值目标。

国家层面对于地方达峰的自主行动高度认可,并进一步明确了要求。2016年11月4日公布的国务院“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推动部分区域率先达峰”,“支持优化开发区域在2020年前实现碳排放率先达峰,鼓励其他区域提出峰值目标、明确达峰路线图,在部分发达省市研究探索开展碳排放总量控制,鼓励中国达峰先锋联盟城市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城市加大减排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力争提前完成达峰目标”。这一要求为城市达峰指明了方向,使达峰联盟能更好地起到促进国家目标实现的作用。

在大洋彼岸,虽然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美国州与城市加强气候行动的决心并未减弱。长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在制定国家政策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起的实际作用十分有限,美各区域、州和城市不断采取的行动,极大地填补了联邦层面的政策和措施空白。例如,全美有29个州采用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纽约市等一批美国城市提出了低碳或零碳发展路线图。2017年,美国超过1000个州、城市、企业、研究机构和院校组成了联盟,共同发起“支持巴黎气候协议,我们继续前行”(We Are Still In)的倡议,该联盟当前成员已经超过2500家,代表1.3亿美国人和6万亿经济产出宣示将继续为保护全球气候、推动落实巴黎协定而行动。

城市达峰与低碳发展之路,特别是中国城市在此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极具典型性。中国当前以及未来10到15年正在和将要经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很多事情并无经验可循,必然需要从无到有的创新,逐步形成自身的经验和最佳实践。中国城市有潜力成为低碳发展、经济转型、新型城镇化等最佳实践的孵化地和创新地。 此外,由城市进一步延伸至省、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极具引领作用的城市群和经济带,将形成区域达峰和省市区县联动减排、协同增效的有益经验。

正如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曾指出,城市是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重要探索者和实践者。随着巴黎协定实施日益深入,城市、企业、民间组织将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城市以达峰为契机和抓手,在落实发展新理念、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新型城镇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将取得更显著的进程。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与引领者,中国城市也将成为全球城市间在低碳绿色发展方面经验交流分享和共同进步的有力推动者、贡献者和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