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8日,落基山研究所发布《企业绿色电力采购机制与应用场景|中国市场年度报告:2024年进展与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结合2023年以来中国绿电市场最新的政策与市场改革进展,梳理分析了五种绿色电力采购方式的年度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此外,报告还首次增加绿色电力采购应用场景部分,深入梳理国内外自愿与强制规则下的多种绿色电力采购应用场景,旨在协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规则下进一步厘清绿色电力采购目标,完善阶段性采购策略。
在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宏观目标之下,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保持着飞速发展的态势,为企业深化绿色电力采购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电力市场改革也在稳步有序的推进,改革新进展渗透进电力行业的方方面面,促使企业不断完善绿色电力采购策略,积极抓住市场化采购的机遇。在本年度报告中,落基山研究所持续聚焦五种绿色电力采购机制,结合最新的政策与市场改革进展,深入分析每一种机制的年度进展,并对未来趋势展望如下:
- 绿电交易:2024年,绿电交易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电能量价格与环境价值皆出现同比下降。与此同时,绿电交易体系在全国层面实现了规范统一,在地方层面细化了执行指导。展望未来,随着跨省通道建设及各省建档立卡工作的推进,绿电供给将进一步提升,分布式入市与多年期交易也将陆续开始进入规模化实践阶段。
- 绿色电力证书采购:2023年8月,绿色电力证书(即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环境属性的唯一凭证的地位得到绝对明确,并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应用场景,企业采购绿证意愿增强。与此同时,由于绿证的供给也大幅提高,预期中短期内绿证价格将延续2024年以来的低位水平。
- 集中式新能源项目直接投资:受电力市场改革推进的影响,分时电价机制和新能源入市正在改变直接投资集中式项目的收益测算模型。同时,考虑到各地对配套产业的投资要求仍然存在,预期企业的非技术投资成本将会持续走高。
- 场内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开发:分布式光伏保持高速增长,突显配电网容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对新增分布式项目的投资规模。随着绿电、绿证规则对分布式项目的覆盖,分布式项目的传统财务模型面临调整,环境属性归属成为存量与新增项目的关注重点。
- 隔墙售电:过去两年,隔墙售电机制未取得显著进展,现有试点的模式仍未实现大范围快速复制,且随着绿色电力交易向分布式项目扩张,预期未来买卖双方对于通过隔墙售电模式交易绿色电力的迫切性也将逐渐下降。
- 国内应用场景:绿色电力采购应用场景的多样化是市场扩张的主要推动力,其应用场景由初期用于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的基本需求,扩展至满足能耗双控指标,并将配合我国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实施,加速从能源使用场景向更多碳排放控制场景延伸。
- 国际应用场景:以供应链企业采购为代表的自愿应用场景对绿电交易、绿证采购等基于市场的(market-based)方式皆持较开放态度,随着我国绿电、绿证相关规则持续完善,已经基本具备获得RE100无条件认可的条件。以贸易规则为代表的强制性质场景目前更加偏向于自发自用、物理直连等基于位置(location-based)的采购方式,但目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新电池法案等规则还待进一步明晰。
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表示,“企业采购绿电是全球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也是助力我国全经济领域向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落基山研究所自2017年起连续发布企业绿色电力采购系列年度报告,旨在通过持续、深入的研究与合作,支撑企业买家制定高效的采购决策,为我国绿电市场的优化升级和全球能源转型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