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4日

“绿色低碳交通的新能源格局——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低碳交通分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中和愿景和全球减排目标,由凤凰卫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主办、落基山研究所(RMI)承办的“绿色低碳交通的新能源格局——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低碳交通分论坛”今天在京成功举办。来自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能源基金会等研究机构和京东物流、宜家等企业的领导、专家及代表出席会议,就交通行业碳中和路径及碳中和背景下的企业行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凤凰卫视报道–2021零碳使命国际气候峰会低碳交通分论坛

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女士开场致辞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调整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行业的能耗和碳排放将面临持续增长的趋势,因此,加快实现交通行业全面电动化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市场,交通行业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赶超世界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全国低碳转型的有力支持。如何在行业大趋势下充分发挥电动化的技术优势,同时通过政策、行业、市场的相互协同配合,共同克服新能源汽车交通方式推广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将是交通行业下一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主任李忠奎在会上表示,在交通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双碳”工作是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中国交通现代化发展必定会走一条独特的道路,我们要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和判断可能出现的政策情景、技术和发展路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提出符合现实的政策体系、技术方案和工作措施。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经理任焕焕认为,交通行业碳排放主要集中在车辆生产制造(供给端)和车辆使用(需求端)两个环节。供给端双积分政策已实施多年,对促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起到显著效果,需长期坚持和完善。未来还应探索需求端碳减排积分,通过供给端和需求端相联动、双积分政策和出行碳减排积分相结合,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主管陈建华在发言中指出,中国道路交通碳减排是实现交通碳中和的关键。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但未来仍然存在几大挑战,包括国际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商业竞争,中国商用车电动化的进展缓慢,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以及中重型车零排放缺乏目标和推动机制。因此,未来发展应当围绕这几点挑战,利用试点、积分、补贴、发展基础设施、提升智能化划分零碳区域等手段,实现交通领域的碳达峰和碳中和。

深圳市车电网络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赵羽在演讲中提出,在国家碳中和目标和电动汽车推广应用政策等的促进之下,全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必将催生蓬勃发展的充电服务市场。因此,打造一个以充电为核心,贯通上下游新能源汽车、可再生电力以及数据互联网等产业的综合服务体系至关重要。车电网希望与行业内其他利益相关方通力合作,建立全生命周期零碳充电网络,以新能源汽车为出发点,以充电桩为核心,带动全产业链实现碳中和。

在以“交通行业碳中和背景下的企业行动”为主题的企业对话环节中,来自京东物流、宜家、吉利商用车、地上铁、格林美、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代表也就企业如何助力交通行业碳中和及全面电动化的话题进行了探讨,话题涵盖货运和物流行业低碳发展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交通电动化转型的痛点,乘用车电动化的解决方案,动力电池对碳中和的贡献作用等等。最后,几位嘉宾也共同畅想了中国交通行业低碳转型的美好前景,并表达了对与行业其他利益相关方通力合作,提早实现交通行业碳中和以及全面电动化目标的强大信心。

交通行业碳中和背景下的企业行动”企业对话环节

“基于我们在电动汽车领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落基山研究所将继续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工作,并支持国家与地方重点攻克中重型车辆电动化以及车网融合等难题,为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市场发展现状和特色的交通电气化转型路径提供技术支持,助力交通行业碳中和,推动全球能源变革。”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女士在会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