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落基山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共塑价值链:再生铝产业的协同与突破”闭门研讨会(以下简称“会议”)。会议由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中汽碳数字有限公司共同支持。会议聚焦再生铝产业链的协同合作,旨在以切实行动深化上下游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机制创新与实践路径,为实现再生铝在更多场景中的规模化、低碳化应用提供助力。
当前,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作为基础原材料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铝行业的绿色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原铝生产,再生铝在能耗与碳排放方面优具备显著优势,减排潜力巨大,正日益受到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技术进步、政策引导和产业链协同不断深化,再生铝行业正迎来加速发展的关键窗口期。
然而,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供给端和需求端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在供给端,受制于废铝原料供应总量有限、产业链各环节衔接不够顺畅、分拣与生产设施有待升级、追溯体系仍有提升空间等因素,当前高质量再生铝的稳定供应仍面临压力。在需求端,由于再生铝的减排价值尚未有效反映在价格机制中,下游行业与再生铝企业的协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加强,标准与认证体系也有待统一。要推动再生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产业链各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从原料保障、技术创新、标准建设到市场机制等多维度协同推进,构建更加完善、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会上,来自再生铝生产企业及汽车、建筑、包装、电子、新能源等下游应用领域的代表,围绕产业协同中的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由落基山研究所重工业与循环经济部门主任李抒苡主持。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汇丰银行气候事务总监袁圆分别发表欢迎致辞,强调了再生铝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战略性地位,以及公益、金融和政策支持在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应对复杂挑战、形成合力中的关键作用。致辞中还特别呼吁,希望与会各方以开放和务实的态度展开讨论,深化交流与合作,助力再生铝价值链实现低碳化和高质量发展。
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在会上发表欢迎致辞
汇丰银行气候事务总监袁圆在会上发表欢迎致辞
在报告分享环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秘书长助理兼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龙介绍了再生铝行业的发展现状、挑战与未来趋势;落基山研究所高级咨询师闫榕则从供需协同推动实质性减排的视角,探讨了铝行业低碳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建议。
随后,与会嘉宾围绕“从挑战到突破:再生铝产业链协作机制探讨”展开分组讨论,聚焦技术、标准、成本、沟通机制等方面的挑战与解决方案,分享先进实践与合作模式,并就未来合作机制、市场激励、认证政策等提出多项建议。
讨论中,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推动再生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力。当前,行业在原料保障、产品应用、技术升级、标准修订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涌现出一系列值得借鉴的合作探索。通过合作产品研发、加强信息共享,以及标准共建和联合研发等手段,推动形成更具合作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生态,是实现再生铝规模化、低碳化应用的关键路径。在总结与交流环节,各组主持人和行业代表分别汇报了讨论成果,并在互动中进一步凝聚共识,为后续跨领域合作奠定了基础。
与会嘉宾积极参与现场互动
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表示:“当前,中国正处于低碳转型的关键阶段,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生铝不仅在碳减排方面贡献显著,也在中国迈向全球绿色制造业引领者的进程中发挥着战略作用。随着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和消费模式升级,这一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发展中国家应把握这一趋势,通过再生经济推动生态治理与产业升级,深化南南合作,共同构建绿色价值链。未来,落基山研究所将持续与合作伙伴携手,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在绿色供应链构建与消费模式转型中的深度实践,并围绕再生铝和低碳铝的低碳价值实现、价值链和区域合作模式创新、绿色采购机制设计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与合作,助力中国铝行业及相关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