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9日

落基山研究所发布最新报告《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钢铁零碳之路》

今天,由落基山研究所主办的中国钢铁零碳转型论坛成功举行。落基山研究所在会上发布最新报告《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钢铁零碳之路》。来自政府、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领域的多位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就中国钢铁行业零碳转型的路径、机遇、挑战、跨界解决方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钢铁零碳转型论坛会场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为国家各个行业全面开展脱碳行动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作为最大排放部门以及难减排部门之一,中国钢铁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17%,钢铁行业脱碳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于全经济领域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会上,落基山研究所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钢铁零碳之路》报告。

《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钢铁零碳之路》报告

报告初步分析了在全经济领域脱碳的图景下,钢铁行业如何实现脱碳,并开创性地对中国钢铁行业在这一图景下的技术经济路线图进行了搭建,为行业零碳转型提供了有益洞见。报告主要结论如下:

  • 零碳情景下,中国钢铁生产将于2024年加速达峰,随后年产量持续下降,至2050年达到6.21亿吨。
  • 废钢资源保障和成本利好双重驱动下,中国再生钢生产将完成从配角到主力的角色转变,到2050年占总钢铁产量比例将高达60%。
  • 随着技术加速成熟和成本急剧下降,基于氢气直接还原铁、碳捕集与封存、熔融还原等颠覆性技术的零碳初级钢产能从无到有,规模达到近2.4亿吨。
  • 以可再生能源和碳封存容量为主的零碳资源将形成强大引力场,推动零碳钢铁产能布局重构。

会上,行业领导及专家围绕钢铁行业脱碳的挑战与机遇发表观点。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表示,在钢铁行业产量进入峰值期的情况下,应提前实现碳达峰。钢铁行业脱碳,可通过“积极开发零碳炼铁和炼钢技术,逐步建立完整的废钢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和零碳冶炼技术,研究电和氢燃料加热钢铁生产加工能源系统,进一步提高钢铁材料性能、减少钢材用量,以及提高钢铁全产业链循环经济利用率”等方式,加快钢铁生产低碳化技术研发示范。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中国钢铁行业从高碳到低碳乃至零碳,实现高质量减污降碳,应循序渐进开展阶梯式‘减碳’行动,打好组合拳,发展路径的合理规划、设计和引导尤为重要,是变挑战为机遇的关键。落实碳达峰目标,特别是碳中和愿景,需要钢铁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同时需要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不同国家在碳减排、碳中和方面的理念、技术、路径和管理方法,深化在碳减排技术和科研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

世界钢铁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表示:“气候变化表面上是环境问题,背后是科学问题,它涉及能源转型。既然是科学问题,我们需要一个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钢铁行业目前缺乏紧迫性,我们要加强紧迫性,同时要科学理性的来进行规划,要理性推进。”

全球能源转型委员会(Energy Transition Commission, ETC)主席Adair Turner勋爵表示:“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中国企业也在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的技术创新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这些优势为推动中国钢铁行业的零碳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落基山研究所的最新报告表明,钢铁行业实现零碳转型是经济和技术可行的,我们也相信,在这一趋势下,中国可以在2060年甚至更早实现碳中和。”

在论坛的嘉宾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钢铁零碳转型的路径、机遇和挑战”和“钢铁零碳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和投融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来自塔塔集团、中国钢研钢铁绿色化智能化中心、安赛乐米塔尔、建龙钢铁、德龙钢铁、德国Agora能源转型论坛 、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及北京绿色金融协会、国家电投集团氢能产业创新中心的代表参与了讨论。

“落基山研究所长期以来致力于以经济可行的市场化解决方案加速全球范围内的零碳能源转型。在推动难减排重工业部门脱碳方面,我们已经在制定转型路线图以及规模化推广行业新技术的应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洞见和经验。未来,我们将继续与行业合作伙伴一道,借鉴国际经验与案例,助力中国重工业零碳转型。”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兼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婷女士表示。